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洗衣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门诊患者。
一、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经期延长病(TCD编码: BFY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ICD-10编码: N93.801)。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1993年,中华医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编著《中医妇科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参照《重要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症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常见证候:
血瘀证
阴虚血热证
湿热瘀阻证
气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对于治愈病例,停药后进行2个月经周期随访。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巧克力囊肿、生殖器官炎症、等生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失调患者,以及功能节育器引起者,不进入本路径。
4.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妇科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基础体温测定、内分泌检测、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常规等。
(八)治疗方法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调经。
(2)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3)湿热藴结症:清热利湿,止血调经。
(4)气虚证:补气健脾,固冲调经。
2.针灸治疗
(1)针法。
(2)灸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月经经期时间缩短或回复正常。
(十)有无变异以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可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出现严重并发症不能完成路径,退出本路径。
3.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疾病需要治疗,退出本路径。
4.由于患者自身原因无法完成路径时,退出本路径。
二、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TCD编码: BFY060, ICD-10 编码:N93.801)